儿童骨折后如何急救处理
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。儿童骨折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,尤其是活泼好动的孩子,他们的骨骼尚未完全发育成熟,容易在摔倒、撞击等意外中受伤。骨折不仅会带来剧烈疼痛,还可能导致肢体功能受限,甚至影响生长发育。因此,在发现孩子骨折时,及时正确的急救处理至关重要。
一、儿童骨折的急救步骤
1.保持冷静,安抚孩子:首先,家长应保持冷静,稳定情绪,尽量安抚孩子的情绪,避免孩子因疼痛或恐惧而剧烈哭闹和乱动。可以用温柔的语气告诉孩子会带他去看医生,让他尽量配合接下来的急救处理。
2.初步判断骨折类型:虽然家长无需专业判断,但可以观察骨折的严重程度:如骨头未穿透皮肤则为闭合性骨折,而开放性骨折为骨折附近的皮肤或黏膜破裂,骨折处与外界相通,细菌可从伤口进入,容易造成感染。开放性骨折风险更高,需要特别注意。
3.固定受伤部位:稳定骨折部位是急救的核心步骤。可以使用家中可用的物品,如木板、书本、毛巾等充当临时夹板。将夹板置于骨折肢体的上下关节部位,并用绷带或布条固定,保持受伤部位的稳定。注意,不要移动骨折处,只需在其两端固定,防止因移动导致二次损伤。
4.冷敷减轻肿胀:冷敷可有效缓解肿胀和疼痛。家长可以用冰袋或冷水浸湿的毛巾,轻轻敷在受伤部位附近。切勿将冰袋直接放在皮肤上,以免冻伤,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进行冷敷。冷敷的时间一般为15至20分钟,间隔几分钟后可再次冷敷。
5.尽量减少移动,尽快送医:患者经初步处理,妥善固定后,应尽快地转运至就近的医院进行治疗。在运送过程中,尽量避免剧烈颠簸或不必要的移动,以免加重损伤。建议让孩子保持仰卧或侧卧的姿势,方便医院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。
二、不同部位骨折的急救处理要点
不同部位的骨折需要略有差异的急救处理,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骨折部位及其处理方法:
1.手臂骨折:若是手臂骨折,家长可用三角巾或布条将手臂悬挂在胸前,以减少手臂的摆动。用书本等物品支撑手臂两端,再将其固定住,以避免骨折处过多移动。
2.腿部骨折:若腿部骨折,建议孩子保持仰卧,尽量不动下肢。可以用两块木板分别放在骨折腿的两侧,用绷带固定大腿和小腿部分,避免腿部移动。运输过程中尽量平稳,避免加重损伤。
3.锁骨骨折:锁骨骨折时,应让孩子取坐姿,双肩自然下垂,手臂固定在胸前,避免肩部活动。可以用三角巾将手臂和胸部固定,防止因移动肩部加重疼痛。
4.脊椎骨折:脊椎骨折非常严重,家长千万不要随意移动孩子。如果怀疑孩子脊椎骨折,建议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,避免孩子颈部或腰部移动,以防加重脊髓损伤。
三、儿童骨折急救的注意事项
1.避免不当复位
家长切勿擅自将骨折处复位,这可能会导致二次伤害。固定骨折肢体即可,等待专业医生处理。
2.防止开放性骨折感染
如果骨折伴有皮肤破损或开放性伤口,切勿直接触碰伤口,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轻轻覆盖,避免感染,但不要包得太紧。
3.观察并及时报告症状
骨折急救后,如果孩子出现剧烈疼痛、出汗、面色苍白等症状,应立即就医。送医时详细向医生描述事故经过和急救措施,以便医生评估和治疗。
4.密切关注儿童情绪
骨折对儿童的心理可能造成一定影响,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,多安慰和鼓励,避免让孩子产生过度的恐惧感。
儿童骨折后,家长应保持冷静,根据骨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。固定受伤部位、冷敷减轻肿胀、尽量减少移动是关键步骤。同时,避免不当操作,如擅自复位等,以免导致二次伤害。最终,及时送医并让医生进行专业治疗才是最有效的应对方法。掌握这些急救知识,能帮助家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措施,最大限度减少骨折对孩子的影响。
四川省骨科医院儿童骨科 解礼伟
上一篇:肺癌筛查的重要性及常用方法
下一篇:儿童发热时家庭如何应急处理